已經換到這兒了喔

http://cloud-say.com
倒數 到新頁面

2008年10月13日

攝影第一課-測光



目前還在摸測光模式,因為我實在太嫩了,連所謂的點測光、局部測光、權衡式測光還不太懂。
以下是在紅樓附近亂拍試拍的結果。
很明顯看得出來在光源不足的情況下,樹幹的顏色也變了。

有一張在樹旁呈現很漂亮的十字,可惜樹幹的顏色整體都降了下來。

IMG_1195.JPG


這張天空的顏色很好看。
(圖片還沒上傳)

還有這張在室內燈光不足時,拍出來的昏黃效果
IMG_1155.JPG


我想拍出陰影的線條感覺,最後是失敗。因為構圖抓得不好

IMG_1207.JPG

拍著拍著才覺得測光模式真是重要。對準物體的主要焦距,再進行測光及對主體的測光這麼重要。在我老妹的書裡有提到(註:他的書是高中的攝影教科書,有點舊了,書中沒有提到任何一台數位單眼,只有單眼 @@) SLR 有幾個測光模式。

點測光 (Spot Metering)
測光區域限定於畫面中央的位置,可以克服中央重點測光的不足。點測光範圍約只佔全畫面的1~3%,避免逆光狀態下強大的反差造成整個區域的測光誤判,可以說非常適合用於背景非常明亮或是非常暗的狀態下,例如:Macro 微距或戲劇舞台。

中央偏重測光 (
Centerweighted averaging metering)
最廣為採用一種測光模式,也是相機出廠內定測光模式之一。測光偏重中央,主要是考量一般攝影者大多習慣將對焦置於畫面中間,其餘畫面則採平均測光。一般中央面積佔多少百分比,因相機不同而異;相機的內建電腦會依照程式設定之中央畫面15~30%與周圍的光線作加權平均,換算得出光圈和快門。

多區域評價測光或稱矩陣測光 (Multi-zone evaluative metering)
測光系統將整個畫面分成多個區域(不同的相機劃分的形狀、方式不同)並依主體所在,決定每個區域的測光加權比重,全部衡量後,決定曝光值。這種測光方式屬於近代新開發的技術,最早推出的 Nikon 將主要的測光區域分成八塊,可各自獨立運算每個測光區所得的數值,剔除畫面中的不符合統計標準的值後(例如:曝光過度的部位),所求得的曝光值,再將這個值與相機內建的資料庫作判斷比較,再總結出正確解。

書中有提到人臉的反射率為 16%,最好是對準灰色區域進行測光較能取得正確的測光值

下一集,新竹之旅的攝影集,有空再來聊聊~拜

沒有留言: